来源:新京报 小编:赵冉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09日
内容导读: 6月的一场“流动性事件”,让中国银行业感到了压力,部分银行开始收缩同业业务,认真考虑“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但对于如何“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目前管理层还没有进一步细化和明确。
6月的一场“流动性事件”,让中国银行业感到了压力,部分银行开始收缩同业业务,认真考虑“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但对于如何“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目前管理层还没有进一步细化和明确。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用好增量”,就是要调整信贷结构,将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不是国家政策鼓励的行业信贷投放降低,而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小微企业等方面信贷支持力度则需加大。对于“盘活存量”,他的建议是首先需要改变目前银行业中长期贷款占比偏高的局面,将短期信贷占比提升;同时建议继续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通过资本和证券市场把这部分存量盘活;此外,还要进一步发展股票、债券、信托等直接融资渠道。“未来应该把市场关系理顺。相对中长期的融资交给债券等直接融资市场,短期的由银行贷款提供,(让它们)各司其职。这样才能让银行信贷回归本位。”连平说。
中长期贷款需求转向直融市场
新京报:你对“盘活存量”的建议第一条就是要降低中长期贷款在银行贷款中所占的比例,这个应该怎么理解?
连平:现在银行中长期的贷款大部分给了基础设施,比如公路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具有投资总额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中长期贷款利率又高,这些企业还贷款往往要还10年、甚至20年。这就占用了存量。
我们现在鼓励发展的是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对于这些制造业企业来说,需要的并不是中长期贷款,而是一年期左右的贷款比较合适,一般不超过三年。这些企业不会占用太多存量,他们没有基础设施项目的那些特点,所以将中长期贷款的比例降下来,对于搞活制造业是有利的。
新京报:但是此前为了“稳增长”,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都不约而同地加大了对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如果将中长期贷款减少,对于这些项目的建设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连平:对于中长期贷款的需求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去获得,比如发行债券。现在之所以这些项目没有通过发债融资,而是用银行贷款,是因为还不能发债。现在国家允许发行的只是以城投公司名义发行的城投债,以及部分少量的地方政府债券,但后者也是由中央政府核定并代理发行的。
我觉得未来应该把市场关系理顺。相对中长期的融资交给债券市场,短期的由银行贷款提供,各司其职。这样才能让银行信贷回归本位。现在中长期贷款占到银行信贷总额的比重超过55%,以后要是继续增长的话更是不得了。不过,今年已经有降低中长期贷款的发展趋势了,比如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不得新增融资平台贷款规模。
监管要求督促银行转型
新京报:有观点认为,在以往流动性宽松的情况下,银行对于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都非常不够,那么现在流动性偏紧了,银行有什么动力来更有力地支持实体经济,完成政府希望达到的效果?
连平:如果流动性偏紧,商业银行信贷能力肯定收缩,但问题的关键是央行会不会收紧流动性。我认为是不会的,预计下半年流动性还是维持既不放松也不收紧的状态。因为从目前的数据来看,二季度经济增速可能要比一季度更低,如果央行收紧货币政策,完全是反其道而行之。
那么银行调整信贷结构的动力在哪里?我认为是来自于监管方面的要求。监管方面应该对于银行业资产负债在品种、期限、结构上要求匹配。现在银行是借短贷长,期限错配,如果这个“长”和“短”比例过高了对银行流动性就有风险,将来风险会越来越大。所以监管层要求商业银行需要有一个稳健的政策,处理匹配的问题。银行也需要考虑如何加强风险控制,如何规避风险,如何能够稳健地增加盈利。
新京报:那么这对银行今年的盈利水平和不良资产会不会产生影响?
连平:银行今年的盈利增速肯定是要下降的,因为利差不断收窄。不良资产目前来看的话总体还比较平稳,只是在浙江、苏南这些小微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会有小幅上升,目前来看还不至于形成系统性风险。
尽快推进资产证券化
新京报:你的另外一个关于“盘活存量”的建议是进一步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去年其实信贷资产证券化已经重新开闸,但好像“雷声大雨点小”,你觉得今年会是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好时机吗?
连平:我觉得是的,应该尽快推进。信贷资产证券化就是把放出去的贷款,打包在资本市场上出售,银行可以快速实现信贷退出、优化信贷资产结构。资产证券化能够直接改善资产负债表,有助于提高资本充足率,降低存贷比,从而有效缓解资本压力和贷款规模控制压力。
从目前的流动性状况、市场的建设情况来看,应该是有条件加快步伐推进的。虽然有人认为目前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条件还不够成熟,可能会面临一些风险,比如基础资产风险、道德风险等,但我觉得现在应该迈出这一步。
新京报:如何理解中央提出的“用好增量”?
连平:用好增量,首先是调整结构,再就是提高效率。
调整结构是指将新增信贷更多投向经济政策导向的领域,而将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不是国家政策鼓励的行业信贷投放降低;另一方面就是使资金利用更加有效率。现在有些贷款的投向效率是不高的。比如融资平台项目,往往是政府主导的投资,相对来说都是效率比较低的。
新京报: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未来从银行贷款更难了,会不会对其业绩产生影响?他们应该怎么办?
连平:(信贷收紧)对房地产企业有影响这是一定的,银行以后不会再给房地产行业太多的信贷了。但是房地产企业不从银行获得资金,可以从非信贷市场获得融资,比如房地产信托、债券融资等,他们在这些渠道的融资需求是很大的。我觉得政府提出要搞活金融、盘活存量,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也是有利的,意味着他们从非信贷市场会获得更多的融资机会。
新京报记者 沈玮青
■ 观点交锋
“钱荒是转向的风向标”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我认为“钱荒”是中国即将转变货币政策的一个风向标。因为中国试图在降低过量的信贷扩张,尤其是“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我很理解新一届中央政府非常关心这个问题,他们希望通过紧缩流动性,挤压资金“空转”余地,推动市场稳定运行,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
“这只是一次压力测试”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周皓:这次央行的举措实际上是对全体金融业做的一次“压力测试”,而不是长期货币政策导向的一个改变。一方面,央行希望通过这次利率的震荡,对银行业进行一次试探,借此评估各个银行的运营状况,抓出有问题的银行。另一方面,也是对“影子银行”的一次敲打。
“虚高同业业务是自掘坟墓”
中信银行常务副董事长兼中信银行国际董事长陈小宪:本次流动性事件提示我们,决不能盲目追求规模的扩张,对于利率高度敏感的同业业务应审慎对待,以期限错配支撑的资产业务必须加以总量限制,对于单纯为扩大总资产规模而人为虚假冲高双边同业业务的行为,应坚决处罚,因为这无异于自掘坟墓。
多家银行官方授权申请渠道不泄密、审核快、服务全!欢迎访问我爱卡网信用卡在线快速申请通道: //cc.51credit.com/
135791113
2468101214
广发银行信用卡中心 兴业银行信用卡中心 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 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 建设银行信用卡中心 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 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 工商银行信用卡中心 中国银行信用卡中心 农业银行信用卡中心 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 上海银行信用卡中心 深发银行信用卡中心 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 华夏银行信用卡中心 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 北京银行信用卡中心 包商银行信用卡中心 东亚银行信用卡中心 宁波银行信用卡中心 邮政银行信用卡中心 江苏银行信用卡中心 南京银行信用卡中心 温州银行信用卡中心 哈尔滨银行信用卡中心 花旗银行信用卡中心
我爱卡申请系统经过VeriSign顶级安全认证 京ICP证11062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281号 Copyright 2005-2018 51credi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